- 刘兴良;刘向东;何飞;周世强;杨启东;黄光忠;薛樵;
采用标准地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4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水平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个海拔梯度上物种以川滇高山栎为主,其相对密度分别为61.40、65.67、77.21和62.27;随海拔升高伴生木本植物种类逐渐减少,从11种减少到3种。(2)有随海拔升高,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相对频度大于2.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是各个梯度出现频度最大的物种。(3)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重要值大于5.0以上的物种数量具有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川滇高山栎在从低到高的4个海拔梯度上重要值分别为68.47、80.37、119.93和84.01。(4)林分平均树高和林分平均地径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海拔每升高100 m树高和基径分别平均降低0.18 m和0.22 cm。(5)按株频度计算,在巴朗山阳坡各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多为聚集分布;而丛频度计算,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聚集分布,在中等海拔区域川滇高山栎种群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2009年01期 v.30;No.12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何亚平;费世民;蔡小虎;何飞;王乐辉;陈秀明;蒋建强;雷彻虹;
生殖构件是研究单性花同株植物性别分化影响因素的基础。本文描述了攀枝花市几个麻疯树林分的生殖构件数量特征和雌雄花配置问题,分析了影响生殖构件的可能因素,为认识麻疯树生殖特性提供了基础资料。麻疯树生殖构件的枝条长度主要以0.3 cm~15 cm、直径以0.5 cm~1.0 cm之间的枝条为主体,该区段生殖构件分布的频度较高。同时,麻疯树的雌花数量、雄花数量和花总数的数量结构都可以看出,分布图为偏左分布,表明这些生殖参数以低数量为主体。在样地水平上,不同调查样地麻疯树生殖构件的大小明显不同,可能受到土壤厚度的影响。麻疯树枝条大小(体积)是花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表明了枝条营养对生殖构件影响的有效性。麻疯树雌雄花配置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暗示了麻疯树雌花比例或性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稳定性。雌花比例或性比与雄花数量、花总数无关,表明了雌花比例或性比决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总之,攀枝花市麻疯树生殖构件偏小,性比较低,可能受到林分密度和土壤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2009年01期 v.30;No.126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玲;郑荣周;何飞;樊华;尤海舟;贾程;隆廷伦;刘兴良;
通过对四川西部甘孜、凉山地区(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和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地区有苔藓植物57科、150属和302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2)川西地区苔藓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3)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4.75%,东亚成分次之,占24.47%;(4)川西地区苔藓植物区系中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84种,占总种数的65.25%,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5)东亚成分中,中国-喜马拉雅与中国-日本两个变型成分的总和为63种(91.30%),远远超过了典型的东亚成分6种(8.70%),表明该区东亚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2009年01期 v.30;No.126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朱志芳;龚固堂;许熙辉;慕长龙;
利用1988年和2006年两期的TM卫片和平通河流域地形图,运用RS/G IS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平通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分形理论中的分维数理论探讨了土地利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平通河流域从1988年到2006年土地利用发生了普遍变化,其中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水域、村镇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占有率从1988年的10.88%、57.62%、26.84%、1.58%、0.26%、1.30%、1.52%变化为9.31%、59.13%、27.47%、1.72%、0.24%、1.38%、0.74%;各土地利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总体呈波动变化的趋势,1988、2006年二时期的土地利用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444和1.357;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056和0.143。二期土地利用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草地(0.233)>水域(0.206)>村镇建设用地(0.198)>未利用地(0.175)>灌木林地(0.143)>有林地(0.138)>耕地(0.042)。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稳定性相对较差,草地和水域最为稳定。通过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格局变化和复杂性与稳定性的研究,可为流域内合理利用土地及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2009年01期 v.30;No.126 24-2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天辉;黄宗超;高强章;牟永强;罗艳琼;毛小涛;李晓东;
本文通过标准地设置调查了杂交竹梢枯病发生情况及病害分布情况。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害多发生在新生杂交竹上,病害在林间可表现出3种症状,枯枝型,梢枯型,株枯型,并以株枯型为主。该病害在寄主上的特征性病状为在竹梢的某一节或某一枝条的节杈处出现褐色病斑,向上延伸成舌形或向上下同时扩展成菱形,颜色逐渐加深呈紫黑色。严重发病竹林,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分别达100%和95.2。感病植株的空间分布型显示,10块标准地的C>1,、I>0、M*/M>1、Ca>0和K>0,因此,杂交竹梢枯病病株在田间属于聚集分布。
2009年01期 v.30;No.126 29-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古琳;陈辉;牛牧;张海鸥;
城市森林因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具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成都城市森林从古史时期就开始了发展。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成都的城市森林也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与特点:1.河道、道路等绿廊模式;2.公园森林模式;3.城郊林盘;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5.郊县天然林模式等。
2009年01期 v.30;No.126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怡;
岷山地区是现存最大的野生大熊猫种群——岷山A种群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主震区之一。该地区在地震前就面临着各种人为干扰威胁,而地震又带来了新的、更严惩的威胁。本文立足岷山A种群大熊猫栖息地,分析其在地震前后面临的各种威胁因素,为其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
2009年01期 v.30;No.12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洪;2009年01期 v.30;No.12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莉;
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四川龙门山区域林业受损情况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林业在四川龙门山区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经济地位,林业恢复重建是龙门山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和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关于龙门山区域林业恢复重建的七项对策: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地制定林业恢复重建规划,调整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科学修复灾损植被,减小生态保护区受到的干扰,建立发展建设公益林的稳定长效投资机制,开展生态旅游及特色森林旅游,建立发展建设商品林的投资融资体制。
2009年01期 v.30;No.12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基泰;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纵贯全境的甘孜地区,是我国雪豹主要分布区之一。根据在甘孜地区工作近40年和从事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估算,本地区所辖石渠、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理塘等6县的9个自然保护区有雪豹51只~78只,全地区有雪豹400只~500只。本文对雪豹资源丰富的原因,和进一步保护好雪豹的措施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2009年01期 v.30;No.126 57-5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小平;李映平;李涛;李见辉;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是新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本文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风险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为我国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对其要进行谨慎检疫监理。
2009年01期 v.30;No.126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杨瑶君;汪淑芳;牟翅;
将乐山竹林区分为5个不同的生态区域,2006年~2008年3年的时间调查研究了乐山竹林的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乐山竹林区主要虫害10种,以长足大竹象危害最为严重,主要病害4种,以竹基腐病危害最重,且面积逐年增加。随着竹林面积的增加,竹类病虫害呈现上升趋势,防治一虫(长足大竹象)一病(竹基腐病)并加强竹林病虫的预测预报,对提高竹林产量、促进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01期 v.30;No.126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